端午節即將到來,每到這時候各大論壇就會掀起一陣熱議,話題無非都是在討論「哪一種粽子比較好吃」,而除了常見的南部粽、北部粽外,其實台灣粽子種類還有分出很多種,今天花心豬就來為大家介紹每一款的粽子特色,以及饕客都推薦的粽子餡料有哪些。一起往下了解,看看你最喜歡哪個粽子種類吧!
台灣常見的5個粽子種類
1. 南部粽
台灣南部粽子特色,是將糯米浸泡瀝乾後,連同香菇、豬肉、花生等餡料包在一起,並直接水煮1~2小時,直到粽子完全熟透就可以食用。採用水煮法的南部粽,口感吃起來比較濕潤、有黏性,而且因為餡料的油脂會被煮出,所以整體比較清淡、不油膩,通常都會再淋上醬油或花生粉,增加美味層次。
2. 北部粽
有別於南部的粽子種類,北部粽是先將糯米浸泡瀝乾後,放至鍋中炒至全熟,再將所有餡料包入黃褐色的桂竹葉中,以蒸煮方式讓粽葉香氣融入粽子內,同時讓米粒完全熟透。有很多人形容北部粽子特色是像油飯,因為米粒分明且Q彈,吃起來的香氣非常足夠,但粽子含油量相對也比較多。
3. 鹼粽
鹼粽又稱為鹼水粽、甜粽或冰粽,料理過程中,會先在糯米裡加入鹼粉或鹼水,讓糯米增加黏性與彈性,再包住青竹葉中進行水煮。鹹粽的粽子種類又有分成包餡跟沒包餡,包餡的話通常都會放紅豆、花生等,沒包餡則是會另外沾蜂蜜、細砂糖、煉乳、果醬等,搭配冰涼Q彈的糯米外層一起品嚐,整體非常清爽、順口。
4. 客家粽
客家的粽子種類有分米粽和粿粽,兩種粽子的餡料都有加入胡椒炒香的香菇、紅蔥頭、菜脯等客家特色農作物,其中又以菜脯與豆乾為靈魂餡料。
米粽、粿粽兩種客家粽子特色差別在於,前者是在蒸過的糯米飯中包入餡料再一起蒸熟食用,味道比較鹹香;後者則是先將糯米與蓬萊米製成米漿,再包入拌炒好的餡料一起蒸熟,所以外觀非常特別,絲毫看不出有米粒的形狀,吃起來也比較有嚼勁、容易消化。
5.小米粽
有著濃厚部落風情的小米粽,有別於其他粽子種類都使用糯米為主食材,小米粽顧名思義是使用小米為主,再加入豬肉、南瓜等食材,以長長的月桂葉包起來水煮,讓小米粽添上不一樣的粽子特色,像是有淡淡的月桂葉香氣、口感更軟Q、比較好消化等等。
粽子種類比較表
南部粽 |
北部粽 |
鹼粽 |
客家粽 |
小米粽 |
|
口味 |
鹹 |
鹹 |
甜 |
鹹 |
鹹 |
烹煮方式 |
水煮 |
熟米蒸煮 |
水煮 |
蒸煮 |
水煮 |
加熱吃法 |
電鍋蒸熟 |
電鍋蒸熟 |
退冰回溫 |
電鍋蒸熟 |
電鍋蒸熟 |
常見餡料 |
花生、香菇、鹹蛋黃、豬肉、栗子頭等 |
豬肉、乾香菇、蝦米、魷魚乾、 蘿蔔乾等 |
紅豆、花生或不包餡 |
豬肉、蝦米、菜脯、豆乾、紅蔥頭、香菇等 |
豬肉、南瓜、芋頭等 |
特色 |
|
|
|
|
|
粽子要加什麼比較好?饕客推薦這些靈魂餡料!
在眾多的粽子種類中,儘管每個外觀、葉子、煮法等都有不同,但有些經典餡料卻是每個粽子裡的固定班底,常見的像是香菇、蛋黃、豬肉等,都能增添粽子特色,讓整體風味變得豐富、有層次。而如果想要吃到更美味的粽子,不妨將這些靈魂餡料再升級,像是豬肉就能選擇油脂分布勻稱、肉質較嫩的黑豬肉,鮮美彈實的口感吃進口中,香氣瞬間迴盪在唇齒鼻間,讓人吃完一顆還想再來!
在地食材很「粽」要!花心豬給你不一樣的粽子特色
花心豬獨創的粽子製作技法,是先將糯米泡水後,放置在鍋中拌炒,過程中會加入豬油、獨門醬汁,不僅讓米的色澤更漂亮,同時也能提香,將味道層次變更豐富。而等糯米炒至半熟後,便會將精選過的餡料一起包入粽子中,包完再水煮。透過花心豬獨家技法,可以同時保留南北部粽子特色,讓粽子吃起來相當濕潤Q彈、不黏牙,同時味道也不會因為水煮而蒸發掉,反而非常濃郁、夠味!以下介紹花心豬精選餡料:
-
黑豬控肉:下重本使用黑豬肉,瘦肉與油脂均勻相疊,毫無肉腥味,而且口感非常軟嫩、清甜多汁。一般豬肉會因為長時間水煮而變柴,但黑豬控肉反而是更入味且入口即化
-
手打鴨蛋黃:使用新鮮鴨蛋黃,金沙綿密的口感,搭配迷人的鹹香味,為粽子提升更多香氣
-
香菇:採用新鮮鈕扣菇,含有濃郁的香氣與鮮味,也是粽子不可或缺的餡料之一
-
糯米:使用圓糯米,米心較軟、具有高黏性,經過水煮後可保留糯米的Q彈口感
-
配料:包含小蝦仁、油蔥酥、碎菜脯以及花家獨門特色,增加味道層次豐富度
澎湃上桌的黑豬肉粽,5月起開放預購!
看完粽子種類介紹,你已經迫不及待想吃上一顆香軟可口的粽子了嗎?花心豬將在5月開放黑豬肉粽預購,我們對於食材非常講究,不管是粽子的米粒、豬肉等餡料選擇甚至到口感,都是經由團隊一遍遍品嚐,確認品質夠好、味道夠好吃才能夠上架!今年端午節就準備黑豬肉粽,自己吃相當澎湃美味,如果是送禮給親朋好友或客戶,也非常有面子喔!
>> 前往選購黑豬肉粽:https://www.playpigshop.com/product/detail/1159274,可指定日期出貨